社區營造真的是讓居民參與的嗎:以台東為例(110.4.8)
主辦單位 | 通識教育中心 | ||
活動名稱 | 社區營造真的是讓居民參與的嗎:以台東為例 | ||
活動日期 | 110 年 4 月 8 日(四) | 活動時間 | 10-12 時 |
活動地點 | 原民院 A330 教室 | 參加人數 | 40 |
主 持 人 | 黃盈豪 助理教授 | 主 講 人 | 國立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張育銓副教授 |
一、活動內容
時 間 | 內 容 | 備 註 |
10:00~10:10 | 引言 | 主持人:黃盈豪 老師 |
10:10~11:40 | 講者分享 | 講 者:張育銓 副教授 |
11:40~12:00 | 結語&回饋時間 | 主持人:黃盈豪 老師 |
二、活動紀錄
在主持人簡單的開場後,講師接著開始分享今天的主題,「社區營造真的是讓居民參與的嗎:以台東為例」。以學生熟悉的提問作為開場,說明哪些關卡限制了居民的社區參與意願,如,社造團隊的專職化、公司化、產業發展以及福利社區的社造取向等,都是限制居民參與的主因。一棟公寓、一條街道都可以是社區,有社區意識是先決條件,社區指的是人而非地點,是社群而非空間,唯有意識到這一點才能真正跨入參與的意涵。另外,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在形態上分為兩類,第一類為透過空間改善過程,達成社會關係與地方認同,第二類為透過人的關懷與社區的歷史記憶,促進人與人關係和地方認同。講師更提到最重要的一點,社區總體營造的本質是「造人」這項重點。
在介紹完社區營造後,講師開始帶入實際案例,為何台東的農村在眾多政策與龐大資金補助下,農村、農業、農民仍持續消失之原因。再者,提及台東荖葉產業的例子,使學生反思社區營造真的是讓居民參與的嗎?還是給生活共同體參與的?以及生命共同體的觀念應該是建立在生活共同體上,而不是操弄族群、文化地標、飲食文化等地方意識等口號。
最後,講師提點學生反思明星社區們的發展史,不要複製正在複製中的社造惡習,才會有新的發揮空間、不一樣的看見以及創新的思維。